浏览器地址输入url到显示页面的步骤(HTTP)
大致步骤:
- DNS解析 (浏览器缓存->系统缓存->host文件查找->路由器缓存->ISP DNS缓存->从根域名服务器递归搜索)
- 建立TCP连接 (TCP三次握手)
- 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
- 服务器返回结果给浏览器
- 浏览器渲染页面 (解析HTML,构建DOM树;解析CSS,构建CSSOM树;合并构建渲染树;layout/painting)
- 断开TCP连接 (TCP四次挥手)
DNS
什么是DNS
域名系统(英文:Domain Name System,缩写:DNS)是互联网的一项服务。它作为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,能够使人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。DNS使用TCP和UDP端口53。当前,对于每一级域名长度的限制是63个字符,域名总长度则不能超过253个字符。 –维基百科
域名解析逐级查询:
- 浏览器缓存:首先会向浏览器缓存中获取上一次访问的记录。
- 操作系统缓存:查找存储在操作系统运行内存中的缓存。
- 在host文件中查找:读取系统中预设的host文件中的设置。
- 路由器缓存:有些路由器也有DNS缓存功能,访问过的域名会存在路由器上。
- ISP DNS缓存:互联网服务提供商(如中国电信)也会提供DNS服务,比如比较著名的 114.114.114.114,在本地查找不到的情况下,就会向
ISP
进行查询,ISP会在当前服务器的缓存内查找是否有记录,如果有,则返回这个IP,若没有,则会开始向根域名服务器请求查询。 - 顶级DNS服务区/根DNS服务器:根域名收到请求后,会判别这个域名(.com)是授权给哪台服务器管理,并返回这个顶级DNS服务器的IP。请求者收到这台顶级DNS的服务器IP后,会向该服务器发起查询,如果该服务器无法解析,该服务器就会返回下一级的DNS服务器IP(nicefilm.com),本机继续查找,直到服务器找到(www.nicefilm.com)的主机。
TCP
拿到了要请求的IP地址后,浏览器通过操作系统的Socket与服务器进行TCP连接,即三次握手。
本机主动打开连接:
- 本机将标识位
SYN
设置为1
,seq(Sequence number) = x
(TCP规定SYN = 1时不能携带信息,x为随机产生的一个值),然后将状态设为SYN_SEND
- 服务器受到
SYN
报文进行确认,将SYN
标识位设为1
,ACK
设为1
,seq = y
,ack(Acknowledgement Number) = x + 1
,然后进入SYN_RECV
状态,这个状态被称为半连接状态。 - 客户端再进行一次确认,将
ACK
置为1
(此时不用SYN),seq = x + 1
,ack = y + 1
,最后客户端和服务器都进入ESTABLISHED
状态。
三次握手分别是 SYN、ACK/SYN、ACK
HTTP请求与响应
超文本传输协议 (英文: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,缩写:HTTP)是一种用于分布式、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。HTTP是万维网的数据通信的基础。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。通过HTTP或者HTTPS协议请求的资源由统一资源标识符(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,URI)来标识。 –wiki
在应用层,浏览器会分析这个url,并设置好请求报文发出。请求报文中包括请求行、请求头、空行、请求主体。
- 请求行:请求行中包括请求的方法,路径和协议版本。
- 请求头:请求头中包含了请求的一些附加的信息,一般是以键值的形式成对存在,比如设置请求文件的类型
accept-type
,以及服务器对缓存的设置。 - 空行:协议中规定请求头和请求主体间必须用一个空行隔开。
- 请求主体:对于post请求,所需要的参数放在请求主体中。
服务器在收到请求后会根据url匹配到的路径做相应的处理,最后返回浏览器所需要的页面资源。浏览器会收到一个响应报文,包括响应行、响应头、空行、报文主体。
- 响应行:同样包含了协议版本,还包含了状态码和状态码的原因短语。
- 响应头:与请求头的格式一致,但各自有不同的首部。
- 空行
- 报文主体:请求所需要的资源。
页面呈现
至此浏览器已经拿到了一个HTML文档,并开始解析。
- 通过HTML解析器解析HTML文档,构建一个DOM Tree,同时通过CSS解析器解析HTML中存在的CSS,构建Style Rules,两者结合形成一个Attachment。
- 通过Attachment构造一个呈现树(Render Tree)。
- Render Tree构建完毕,进入到布局阶段(layout/reflow),将为每个阶段分配一个应出现在屏幕上的确切坐标。
- 最后将全部的节点遍历绘制出来后,一个页面就展现出来了。
连接关闭
现在的页面为了优化请求的耗时,默认都会开启持久连接(keep-alive),那么当tab标签页关闭时,才会确切关闭TCP连接。关闭过程即四次挥手。
关闭是一个全双工的过程,发包的顺序不一定。一般是客户端主动发起的关闭。
假设最后一次客户端发出的数据seq = x
,ack = y
;
- 客户端发送一个报文给服务端,其中
FIN
设置为1
,seq = x + 1
,此时客户端的状态为FIN_WAIT_1
。 - 服务端受到包后,状态转换为
CLOSE_WAIT
,发送一个ACK = 1
,ack = x + 2
的包。客户端收到包后将状态切换为FIN_WAIT_2
。 - 服务器处理完任务后,向客户端发送一个
FIN
包,seq = y
;同时将自己的状态置为LAST_ACK
。 - 客户端收到包后将状态切换为
TIME_WAIT
,并向服务端发送ACK
包,ack = y + 1
,等待2MSL
后关闭连接。